咖啡你沖不沖土味喊麥與審丑的糾纏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最近,點進咖啡品牌T97的某音直播間,能看到主播“大嘴”在喊麥帶貨咖啡,由于這朗朗上口的直播話術,“咖啡你沖不沖”系列視頻爆火,網友紛紛參與合拍,并被改編為各個版本。當然,“喊麥式”直播也難逃網友的批評,被收編的土味“喊麥”,是藝術生活化下的審美趨勢嗎?

(“我是云南的”與“社會搖”)
曾經,在MC的直播間內,網友是觀眾;在洗腦的“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短視頻中,網友成為模仿的二創者,鄉土情誼為喊麥附加另一層意義;而在T97咖啡的直播間內、在“咖啡你沖不沖”的合拍視頻中,主播“大嘴”把話筒分享給了網友。
清晰的歌詞分工代表著屏幕內外共同完成了一個喊麥作品。如果說“我是云南的”是一幅畫,網友的改編作品便是一層融入地域特色的圖層,刮掉之后,最底下的一層還是蔡金發的作品。而“咖啡你沖不沖”由主播“大嘴”完成了線稿,留著顏色給網友填充。將個人特色融入形成風格迥異的畫風,我們從旁觀者變成了合作創作者。
直播間內刷屏的“管理,踢我一下,我出不去了”、“讓嘴嘴上”等彈幕,將原名“李文霖”的年輕女性變成以“大嘴”為記憶點的“品牌代言人”。與商業環境下順勢而為的人設打造不同,創作中,網友們也在自發形成或是強化自己在網絡空間中人設,“咖啡你沖不沖”的喊麥歌詞變成個體之間享有的一套互相理解的話語體系。

(參與合拍的網友)
例如,合拍博主“是劉太郎呀”本身就是一位聲優,可以配音扮演多個動畫人物;自稱搞笑女的“yh冉”用西瓜貓特效咆哮著合拍。得益于“創作者之一”的身份,網友在參與接唱、合拍的過程中充分展示個人特長或是釋放被壓抑的個性吸引流量。
他們稱彼此為一個圈子里的人。站到“大嘴”的身邊,同樣享受著被觀看的快感,形成或強化網絡賬號中的人設風格。
二、被收編的喊麥:“審丑”成為吸睛法寶“咖啡你沖不沖”的走紅,讓“喊麥”又一次回到短視頻平臺的大舞臺上,許多品牌直播間也在“大嘴”之后效仿這種帶貨模式。然而,作為非主流網絡文化,“土味”一直處在被主流文化和商業收編的狀態,喊麥作為其中的一種表演形式仍然逃不出被評價為“老土”、“低俗”的命運。
T97咖啡的直播間內,有不少網友把喊麥稱為“rap版相聲”。其實,相聲、rap和喊麥三者是彼此獨立的表演形式,只因在長達四個小時的直播里,“咖啡你沖不沖”的字詞反復讓網友迷失在賽博空間里。多位主播的一唱一和,帶來“rap版相聲”的循環錯覺,將網友從現實世界抽離出來,難以分辨真假說唱、真假相聲。

(網友們在T97的直播間的彈幕)
從命名看,喊麥的“喊”字代表著它和“歌”之間的明顯區隔。“歌”需要運用發聲技巧來實踐,“喊”則追求氣勢與音量。可以認為,喊麥是一種藝術語匯和生活語匯的融合產物,它強調氣勢足、節奏強,沒有美感的重復語言展現了藝術生活化的趨勢。
喊麥展現的是世俗生活,較少呈現“高大上”的內容,這種藝術性相對少的事物很容易被貼上“丑”、“俗”的標簽。這不是絕對意義的“外貌丑”,而是和傳統審美相悖的一種“丑”,在部分網友強烈的抵觸情感之下,體現的是文化環境不協調的意見相左。
但在“萬物皆可審美”的媒體時代,注意力經濟的快速興起催生了“審丑”這樣的另類景觀的出現,與傳統主流相悖的“丑”反而成為了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法寶。

(網友對“咖啡你沖不沖”的看法)
其實,在參與“咖啡你沖不沖”的喊麥過程中,網友更多的是在消費,而不是抱著欣賞的態度去合拍。不止于商品消費,而是文化形式的消費,大部分網友在“圖一樂”的心態下創作,這似乎不需要上綱上線談論喊麥形式的俗不可耐,會把我們引到“審丑”的道路上。
何況,“美”與“丑”不是對立的,二者應該是存在于個體上的不同角度和層面來展示。審丑與審美都處于同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愛美是人的本能,而審丑可以檢驗、反思、宣泄自我。雖然“咖啡你沖不沖”里沒有談過去直播喊麥里最愛說的權力、美女等話題,但在參與合拍時,人們臉上的夸張特效和另類說話方式,讓積攢的壓力在此刻得到釋放。
需要承認的是,對于“丑”的好奇,一直存在于我們的人性之中。這種“丑”一是體現在表演者的行為特征、表演風格上;二是在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行為中,例如大庭廣眾下周圍吵架、抱著雙手的看客,網絡上審判評論公眾人物丑聞的圍觀者們……為了釋放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人們崇尚“娛樂至死”,而“審丑”就是極具娛樂性的一種活動。

(網友制作的表情包)
網友說:“看到咖啡你沖不沖的時候,第一遍覺得有點尬,但第二遍刷到就有點意思”。“咖啡你沖不沖的“丑”,雖然只停留在形式表面,卻已經初步實現了“注意力經濟”,克服不住的“審丑”欲望被洗腦的旋律、只求氣勢足的喊麥詞牽引出來。
馬泰·卡琳內斯庫在著作《現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提到:“一種文化轉變,即我們正在由傳統的永恒性美學轉變為一種瞬時性與內在性美學。”瞬時性下的“變化與新奇”似乎可以代表現代性美學的部分實質。在傳統審美觀念受消費文化影響的當下,“丑”用一種強烈的刺激來實現“美”帶給我們的快感和瞬時體驗。
我們對“咖啡你沖不沖”的喜好不代表著我們不愛“美”的事物,而是一種傳統審美范式被消解的體現。
承認對“審丑”的欲望,將“丑”的面貌剝離成常態化的美學形式。當快感得到滿足后,我們也會從喊麥接唱的人群中逐漸退離。
對我們來說,需要警惕的不是美與丑的強行對立,而是被引導后局限的審美觀念。
參考文獻:
[1] 曲輝.藝術中的“審丑”現象[J].學術交流,2017(05):183-188.
[2] 李寧.非主流網絡文藝的審美文化探析——以“喊麥”與“社會搖”為中心的考察[J].藝術評論,2018(08):32-40.DOI:10.16364/j.cnki.cn11-4907/j.2018.08.003.
[3] 李靜修.全媒體視野下的受眾審美心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3.
[4]汪雨婷. 喊麥亞文化的傳播研究[D].廣西大學,2017.
[5]大嘴rapper直播賣咖啡,2萬人在線圍觀:我奶奶聽了都搖起來了公眾號:新榜 https://mp.weixin.qq.com/s/6_tF2M1nr2kiVVtvS0NgHg
[6]喊麥到底該何去何從?公眾號:青春合伙人https://mp.weixin.qq.com/s/8jnlc9GDTpjgFW89EmY6fQ
作者: 小米南瓜粥;公眾號:知著網(ID:covricuc)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AU1m4SLTrDzDCQOkNVr9AQ
本文由 @知著網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