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鳥巢的公司「驚艷40萬人這家最酷設計公司在鳥巢里創造了一場時空穿越」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這場展覽,還被央視等多家官媒,以及路透社等國際媒體報道。

這場雙奧之路的總設計師胡文娟,也是大點創意的創始人兼CEO。作為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她的管理方式在一眾設計公司中看上去甚至有點另類:
全公司上下沒有一個銷售;十一給員工放假,老板卻自己跑來加班;沒有KPI,更不需要打卡......
但就是這樣一家年輕的設計公司,卻一直在悶聲干大事。
在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設計中,大點是全球十佳入圍單位之一,并且給中國體育博物館升級了全新視覺系統。
設計行業是一個競爭極其殘酷的行業,胡文娟外在看起來十分溫柔、甚至在采訪時一直保持柔聲細語,卻在面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保持著難得的淡定。

不同主題配上不同的燈光和展柜,沉浸其中,讓人有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在第二個痛點上,大點更是腦洞大開,完全顛覆了傳統體育展的形式:把展品嵌入式“還原”到歷史場景中,讓文物開口說話。
這種嵌入式展覽,在古代展區尤其突出。
比如戰國的“右庫”銘文青銅箭鏃,被擺放成了弓箭的樣子,用僅有的箭鏃還原了最初的形態。

清代《百駿圖》長卷上,畫著一匹在打滾的馬,極其生動,大點直接找到了相同形態的陶瓷馬,成了展覽中的“盲盒體驗”。

古今對比的強視覺沖擊,也被大點“玩出了花”,一把清代將軍弓與一把現代弓箭并排擺放,穿越感十足。

這種腦洞大開的設計理念,幾乎貫穿在展覽的每個細節里。

作為在業內摸爬滾打十幾年的資深創意公司,大點一直在打破邊界和限制。
把文物擺放在展臺上讓觀眾看,很簡單。但娟兒沒這么干,而是想把一場傳統文化的展覽,做得更有藝術感和未來感。
奇招二:沉浸式體驗,變態級參與感
很多觀眾看完展覽后,都有同一個感覺——傳統冷冰冰的展覽相比,多了些溫度。
這就需要設計師做到真正的與用戶共情,讓用戶和展品互動起來,為了燃爆用戶的參與感,大點設計里有不少小心思。
比如,在古代的運動項目中增加體驗區,捶丸、投壺、象棋...觀眾可以直接上手嘗試,體驗感十足。

除了體驗類的項目,大點還專門設計了不少“拍照打卡區”,3D奧運火炬手的白色巨型雕塑,成為了最出片的打卡地。

雙奧之路的雪橇展柜中,因為現代的阿勒泰市周邊鄉村,居民們至今仍在使用非常原始的“毛雪板”作為滑雪工具。
為了還原出真實的效果,胡文娟團隊還專門從東北找來了白樺樹。

為營造出歷史感和科技感融合的氛圍,他們采用了很多冒險的設計,比如銅鏡上墻和卷軸上墻的技術,把文物懸在墻上,這是過去很多展覽館都不敢做的。
支架怎么設計,材料選什么,角度怎么調整,稍不留神就有傷害文物的危險。
但正是他們敢想敢做,賦予了體育展無與倫比的時尚和藝術感。

結 語:
胡文娟說,“設計師大多是理想的,而客戶是務實的,他們最需要的是商業價值,大點的獨特在于,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帶給客戶品牌價值的同時,重塑傳統文化創意產業。”
一家新生代設計公司,為什么搞定了無數耳熟能詳的大客戶?
答案或許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核心團隊的每一個人就像一塊拼圖,默契配合,每人都在發揮著自己在專業領域里的最大的價值。
不斷打破邊界,向上而生,這是他們四兩撥千斤的基礎。
這也讓大點創意在圈內坐實了那句話:
“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越能看到大點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