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短缺300年名店倒閉烘焙嚴冬將至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01
疫情前,烘焙業在中國以外的地區,似乎就已經不太妙。
法國在1960年約有5萬家面包坊,來到21世紀只剩近3.3萬家,工業化面包制造商的市場占有率為45%;
德國上世紀90年代初,還有2.6萬家采用手工烘焙方式的面包房,而近年僅剩下約1.45萬家。平均每年有300個左右的面包房由于后繼無人而被迫關閉;
日本的面包店也壓力山大,日本面包店的數量從2007年的13,212家下降到2016年的11,260家,而且還在繼續下降趨勢……


有的面包店,嘗試增加面包簡餐,或者搭配咖啡茶飲,既提高客單價,也向顧客展示面包更多的吃法;面包師增加了蛋糕西點,而蛋糕師們也學起了面包制作,多元化是有效的生存之道。

還有的面包師向客戶推薦自己在用的優質原料,試著做起了團購。像是特意挑選出來作為夾餡的潮汕牛肉丸,被客人屢次問起,索性每次訂貨的時候,也在面包群里開團了,居然反響不錯。

▲某店家推薦自用的Kiri奶酪
更多的人,選擇了加強學習、加強研發,經歷過疫情的起起落落,越發確認:好吃的產品才是長久根基。流量營銷雖然爽,但是營銷成本越發昂貴,而追熱點、刷流量、做活動那是無休無止的消耗,總有一天,會累了倦了,連帶著對做面包做蛋糕也厭倦了,那烘焙生涯,也大概率走到了盡頭。

堅持一些正確的選擇,總是不容易的,但難而正確的事情,收益更大更持久。
就像是:如果你的吐司不好賣了,你會選擇放棄它,還是提升它呢?
PS:301歲的花神咖啡館在今年5月又重開了,消費還是一如既往的貴——人均消費疫情前是40歐/人,現在是大概35歐,主力消費客群來自中美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