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和公安部防范以校外培訓退費名義實施詐騙行為,預防教育培訓機構退費詐騙的方法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聯合發布了預警提示,近期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教育部辦公廳公文、冒充相關機構工作人員等方式,以校外培訓退費名義實施詐騙犯罪,兩部門提醒,接到自稱校外培訓機構工作人員主動退費的電話時,一定要保持警惕。 兩部門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相關政策要以政府部門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為準,不明事項可向教育、公安等行政部門核實。不輕信來歷不明的文件、電話和短信,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兩部門強調,正規退費流程一般會以原路返還的形式返給本人繳費賬號,凡是退款時要求額外支付費用的,都是詐騙!廣大學生家長如有疑問,可及時撥打110或有關培訓機構主管部門電話求助咨詢。如發覺上當受騙,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盡量減少損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來源: 中國青年報
1、私人開的教育培訓機構主要涉及的會計處理有哪些?
很簡單的,跟流水賬都差不多。主要就是收款(收學費)包括預收款跟收入,然后一些日常支出比如給老師發工資、買些教學用的東西什么的。2、因疫情,有的孩子的培訓課被強行改成線上課程合理嗎?要求退費合理嗎?
目前正是與新型冠狀病毒戰斗的關鍵時刻,需要全國人民同心同力站在一起:我們有黨和政府的協調指揮,有醫護人員堅守崗位,而我們社會公眾需要做什么呢?我們需要響應政府和醫護人員的號召積極做好防控疫情的工作。對我們絕大多數缺乏相關醫學知識的社會公眾而言:不可能戰斗在與疫情交鋒的第一線,不過預防工作是我們普通人都能參與也應當參與的。目前只要我們響應國家號召盡可能減少與其他人員的接觸就是一種阻斷傳播源的經濟有效的辦法,這就是對我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負責的行為表現,就是對國家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現在國家已延長了各個單位的復工、復學時間,為的就是讓大家安心隔離,減少人員流動。與此同時餐館、娛樂場所等等也都已停止營業,這也是為了盡可能避免人群的集聚。現在學校的開學時間延后了,校外的各種培訓機構短期內也不可能再開展面對面的線下培訓課程,那么這就涉及一個問題:已訂購了線下培訓課程的家庭怎么辦?
就目前的防控工作而言:短期內恢復線下培訓是不現實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已訂購線下課程的家庭無非不過三種選擇:要求培訓機構把課程延期到疫情過去之后;把線下課程改為線上課程;取消培訓課程并要求培訓機構退費。至于具體選哪種是消費者的權利,培訓機構無權強行將線下課程改為線上課程。我們說現在正是全國人民與疫情戰斗的關鍵時刻,如果培訓機構能與家長心平氣和進行溝通,那么我想家長們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畢竟身為家長還得對孩子的安全負責吧。要知道現在連很多學校都在逐步展開疫情期間的線上授課,至少如果我作為家長是不可能讓自己的孩子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接受線下培訓的。不過培訓機構在未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就擅自強行將線下課程改為線上課程是不可取的,這明顯侵犯了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權利。家長給孩子報培訓班這是一種雙方自覺自愿的商業行為,現在的問題是培訓機構因為不可抗力需要改變培訓方式。我們說這當然不是培訓機構主觀上的故意行為,也不能說培訓機構的工作本身存在什么重大過錯,這的的確確是因為不可抗力造成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培訓機構應該做好家長的解釋說服工作,在目前這種特殊形勢下這種事其實完全可以通過溝通協商的方式解決。至于如果有不認同的家長要求退費也應當由雙方本著互諒精神協商解決。
我們說現在是與疫情戰斗的關鍵時刻,為此全國人民都在努力著:民航、鐵路、電影院、旅游門票等等都為消費者開通了退費的綠色通道,那么請問培訓機構有何特殊性呢?毫無疑問退費會給培訓機構造成一定損失,但話說回來影院、旅游景點等機構就沒損失嗎?事實上這次疫情對我國宏觀經濟肯定是有一定影響的,但現在最緊要的是大家必須團結起來與疫情斗爭,沒什么是比生命健康更重要的。培訓機構把線下課程改為線上課程這種行為本身是在響應國家號召,但不應該采取強制性的措施手段,消費者愿意選擇接受線上培訓或是接受延期、退費是消費者的權利。疫情是大家共同的敵人,是大家共同面對的困難。培訓機構有損失不假,可全國人民不都在承受著損失嗎?你培訓機構關心你的效益,可家長還關心孩子的安全咧。試問哪個孩子不是全家的無價之寶?家長舍得為孩子掏補課費就說明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線上授課應當提起告知家長,讓家長自行選擇是否接受。當然這里我也要提醒各位家長:目前正是與疫情戰斗的關鍵時刻,線下培訓肯定是不現實的。如果培訓機構提出要實行線上授課,那么應該先試學一下感覺效果。如果覺得效果好就讓孩子在家接受線上教學既安全又不耽誤學習,那么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效果不好,那么完全有理由要求全額退款。這當然會給培訓機構造成一定損失,那么民航局、鐵路局、旅游局的損失又找誰買單呢?我這么說不是說培訓機構不該關系自己的效益。你作為企業不關心效益關心什么?然而在目前與疫情戰斗的關鍵時刻蒙受損失的不只你一家,你有什么特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