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謀建兩大職教集團全國首創中高本一體化構建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深圳市18所職校,將整合為兩個職教集團!深圳此舉為全國首創,旨在構建貫穿中職、高職、本科的鏈式布局,最終銜接到這座科創之城的各條產業鏈,通過該鏈路,大量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將輸送到企業,支撐深圳經濟發展。
南都從有關部門獨家獲悉的《深圳市中-高職教育集團建設方案》(下稱《方案》)顯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和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將分別牽頭組建“深圳西部職業教育集團”和“深圳東部職業教育集團”,其中,西部集團有中職學校成員單位9個,東部集團有中職學校成員單位7個。
分析人士稱,此項改革將打通職業教育升學天花板,讓中職學生有更多機會升入高職及本科院校,而且還將會讓職教學生快速適應、精準符合企業和社會需求,更能適應產業對崗位的需要,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許建領

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黃建行

深圳市奮達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楊美杰
運行
中心成員校的學校設置與辦學定位、
辦學性質保持不變
教育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深圳中高職教集團的建立及發展,不僅深刻影響著深圳職教發展前景,未來必將為全國探索中高職“組團式”發展提供經驗。
根據《方案》,牽頭高職院校有哪些職責,如何辦好新建集團呢?蔡茂洲介紹,為推動牽頭高職院校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加強中高職協同發展,積極探索職教集團建設的新模式、新路徑、新機制,深圳市教育局賦予了牽頭高職院校“十個統籌”的職責,包括:統籌辦學規劃、統籌專業設置、統籌課程銜接、統籌人才培養、統籌師資培訓、統籌產教融合、統籌技能競賽、統籌人事管理、統籌文化建設、統籌年度考核。
這“十個統籌”的任務詳細劃定了牽頭高職院校職責范圍,如牽頭高職院校將審定集團內中職學校辦學遠景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對重大事項提出意見建議;制定成員單位專業(群)發展規劃;向深圳市教育局提出中心成員中職學校人事任免事項建議,根據考核情況就成員中職學校人事任免向區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意見建議等。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同時明確,中心成員校的學校設置與辦學定位、辦學性質保持不變,保留獨立法人單位資格和編制管理形式,辦學規模只增不減,接受牽頭高職對學校日常事務的全面管理與指導。
在集團運行過程中,《方案》設置了12項具體的工作任務,包括:開展質量評估考核、實施一體化人才培養、加強中高職專業對接、健全課程一體化銜接、推進集團產教融合協同發展、深化技術技能服務、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增強社會服務合力、開展招生就業創業服務、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推動技能大賽人才聯合培養、實現智慧校園資源共享共建。
集團將探索開展“3 1 2”中高職一體化、“3 1 3”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就是12項具體的工作任務中“實施一體化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方面,深圳將開展技術師范教育。未來將依托深職院成立技術師范學院,開展本科及以上層次技術師范教育,培養、培訓高素質職業教育師資。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實際上深圳的高職院校目前已開設有教育相關專業,如,去年的“大國有工匠 看我圳少年”系列策劃,就報道了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從火箭兵轉行男幼師”的學生鐘偉明,收獲超千萬流量。
“深圳高職教育質量全國領先,但是中職教育并不十分受市民和企業歡迎。”蔡茂洲坦言,通過這樣的集團運行模式,深圳市教育局希望破解中職學校發展定位不清、中高職銜接不暢、職教本科缺位等問題,推進中職、高職、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一體化協同發展,推動深圳職業教育標準“走出去”,爭創世界一流。
亮點
服務“雙區”建設的重大創新
中職教育基礎性地位更明晰
“國家有部署,時代有需求,教育有要求。”談及此次深圳組建中高職教育集團,蔡茂洲說,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要實現“學有優教”,必然要求包括職業教育在內的整體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深圳對國家部署的落地實踐”。
“中高本一體化構建和一體化發展,這在全國來說都是首創。”蔡茂洲直言,集團的成立在全國范圍內都具有示范意義。
提及《方案》的亮點,蔡茂洲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總結:一是注重強化集團實體化建設,各指定1所市屬中職學校作為集團中心成員學校,中心成員學校的人財物都要委托高職院校進行管理。二是集團運行方面,堅持4個導向,即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各學校之間加強分工合作,強化統籌協調,實現高職帶動、多元參與、一體化建設、系統化運營、國際化發展。三是強化保障措施。深圳市教育局會對集團發展給予政策支持,包括經費投入、強化教育督導等。“從過程管理、資金保障、政策支持等角度保障集團能夠高效運行。”
對于集團牽頭高職院校、成員學校來說,集團的組建同樣意義重大。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許建領表示,《方案》的出臺是服務“雙區”建設的重大創新,更是深圳職業教育四十年改革發展的探索結晶,在服務特區中職、高職、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同時,推動深圳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對于學校本身的發展也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方案》的出臺為推進職業教育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奠定了堅實基礎。”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王暉表示,集團全方位貫通中高本教育資源,全力助推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全體系發展,著力打造有深圳特色的職教發展模式,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實踐范例。
“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最重要的影響是在職業教育體系當中,中職教育基礎性地位將會更加明晰。”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黃建行認為,現階段中職學生所學專業與報考的高職院校專業關聯性不大,這不利于人才培養實現一體化的貫通,此舉是要解決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
在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歐陽文偉看來,集團的成立將會在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形成規模優勢、專業優勢和質量優勢,為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闖出一條新路子。“將對中職學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改革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目前,東部集團內的7所中職學校全部屬于公辦學校,而西部職教集團包括7所公辦中職學校以及2所民辦中職學校。作為民辦中職成員學校,深圳市奮達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楊美杰表示,部分中職學校專業設置重復,存在有的專業沒學生讀、專業實力不強的問題。集團成立以后,在專業設置等各方面對中職學校進行統籌,中職學校整體發展一定會向前邁進一大步。
影響
“中職打基礎,高職出成績”
企業可全鏈條參與人才培養
根據《方案》,集團將以“高職院校引領帶動中職學校整體提升,形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合力”。由此不難看出,集團牽頭高職院校發揮著推動深圳職業教育整體發展“領頭羊”的作用。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方案》的出臺會對學校發展產生哪些影響?深職院校長許建領表示,通過牽頭建設西部職教集團,深職院可以將現代職業教育治理的“深職模式”推廣到各個集團成員學校。未來將進一步推動學校在信息、人力、教學設施和實習實訓基地等資源的共享、整合和優化配置,充分發揮學校的最大效益,努力擴大學校公共服務職能。
許建領認為,集團的建立也是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體現。通過探索“3 1 2”中高職一體化、“3 1 3”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加強學校專業縱向貫通建設能力,強化職業教育類型適應性,開辟中高本貫通培養的改革試驗田。在這一集團發展模式下,也有助于高職選拔更多的優秀中職畢業生,真正實現“中職打基礎,高職出成績”的現代化辦學模式。
在深信院校長王暉看來,集團成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一是打通中高本一體化建設,為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上下貫通全方位發展暢通了渠道;二是提供了良好的生源基礎,為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職業技能培養、參與技能競賽等方面增添了優勢;三是校企合作更加深度全面,中高本階段企業可全鏈條參與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大幅度提升。四是提升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五是師資培訓合力增強,東西部集團通過互聯互通、優勢互補,打造深圳職教中高本一體化高端型師資隊伍。
舉措
個性化地制訂統籌發展方案
“一校一策”提升中職辦學水平
作為集團牽頭高職院校,面對“十個統籌”職責、12項具體工作任務,深職院、深信院可謂重任在肩。集團成立初期,兩校又將從哪方面著手,引領帶動中職學校發展呢?許建領介紹,下一步,學校將幫助中職學校逐步建立“就業 升學”的辦學導向,切實提升集團成員中職學校發展水平。也將在《方案》框架下,個性化地制訂統籌發展方案,通過打造“一校一策”模式,實現以“點上發力”促進“全面開花”,有針對性提升各成員中職學校的辦學水平。
王暉表示,東部集團將重點從專業設置、課程銜接、師資培訓、技能競賽等方面著手推進相關工作開展。在中高職專業對接方面,著手推進建設中高本一體化一流專業群,涵蓋中職、高職、本科各層次。在課程銜接方面,依托產教聯合體共同制定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中高本層層遞進、螺旋式上升的課程體系。
在許建領看來,深職院和深信院作為兩個職教集團的牽頭單位,雖然各有優勢、特色,但是面臨的任務是一樣的。兩大集團也將緊密合作、互通有無、相互借鑒,不定期開展走訪交流,攜起手來共同探索職教集團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王暉表示,深信院牽頭的東部職業教育集團,將專注集團內中高職學校特色,集中優勢建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一流專業群,努力推動職業教育標準“走出去”,打造面向未來、面向前沿、面向產業、面向國際的高水平、創新型、數字化職業教育集團。
采寫:南都記者 伍曼娜 攝影:南都記者 霍健斌 許松龍 (部分圖片由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