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本人嗎?日語「十年前定居日本因為日語好常被誤認成日本人我的日本生活觀察」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我自己也曾經因為經濟問題,覺得出國對我來說特別的遙遠,但是為了實現夢想,我上大學之后真的做了很多的努力。
10年前,因緣際會來到日本
我來到日本的契機是2012年,參加了一個媒體人訪日團,那時去了日本很多媒體機構做參訪,也有到當時311的災區。
△來源 / 朝日新聞
那時我完全不會日語,他們有配一個口譯人員。但我感觸非常深的是:雖然從口譯人員那里得到了很多的資訊,但有時在語意上會有落差。
當時參訪主要學習日本如何報導災難新聞,而這也是我非常想學的東西。既然要學習這個東西,你一定要懂這個語言,總不能一直靠翻譯,這也成了我后來決定來日本留學、甚至在這里定居的一大原因。
我原本是想要成為媒體人,報導日本的社會現象或文化等等。不過后來我的人生規劃有點走岔了——選擇以旅日人的身份繼續寫文章。
以當時的想法跟立場來說,我就是一定要在日本找到一份工作,讓我可以去完成這件事情,所以待在日本只是一個手段。
然而,日本的就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因為你必須跟很多國外的留學生競爭。他們可能有日本碩士或大學文憑,可是我是在沒有這些的前提下找工作,而且念的還不是IT相關的科系,所以相較有點困難。
△來源 / pakutaso
也許是我日語沒有太多的口音,如果他們在不知道我是外國人的情況下,可能會把我歸類為日本人,所以他們對我的各種“標準”,就會相對比較高。
比如,他們會覺得這件事日本人應該知道,可是你怎么不知道;或者是我寫文案都是用日語寫,工作環境也都是日語,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就不會把我當成是外國人,對我工作或其他方面會特別嚴苛。
我因為這段過程,會經常懷疑自己:明明有中文能力,卻在工作環境用不到,但我的日語又不可能跟一個土生土長日本人完全一模一樣。
后來,我選擇跳出原來的生活工作圈,利用自己的私人時間去接單子、寫文章、采訪,或者是做一些翻譯,然后從中找回自己的價值。
過程中認識到不同的人事物,這些都會讓我感到成長,甚至到后來,我會非常感謝經歷過這些低潮。
△來源 / pakutaso
因為經濟上不是太寬裕,所以我上大學的時候還曾經一次打三份工,也很積極爭取獎學金,到后來我也爭取了交換名額。
所以我想表達的就是:不管你身處在什么樣的艱難環境,只要你的信念夠強大,我覺得全宇宙的人和能量,都會直接或間接幫助你完成這個夢想。
雖然你走得比別人辛苦一點,花的時間比別人多一些,也經常會被一些現實打擊,但是當你過了這個坎之后,你會發現你的內心無比強大,不會再有什么事情是你害怕的。
我覺得,追求幸福或夢想的道路是沒有共同時刻表的,所以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困境綁住自己理想的未來。我現在也還在努力學習的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
來源 / pakuta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