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幫菜培訓「一所技校的杭幫菜江湖他們做的菜都被吃貨追捧」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年初八,龍翔橋“好食堂”的老板馬坤山,就忙著張羅一場聚會,他想邀請的是杭州酒家的總經理劉國銘,紫萱度假村的總經理俞斌,以及大華飯店行政總廚張勇。
這幾位在杭州餐飲界,都有名氣,各有風格,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們都是同學。
餐飲行業從年頭忙到歲尾,要湊齊難度實在太大。老馬同屆的同學,從畢業到現在,只完整聚過一次,那天他們惡狠狠地一天喝了兩頓大酒。
他們的母校是杭州第一技師學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為杭州市勞動局技工學校,其中的烹飪專業,為社會輸出了大批優秀廚師。馬坤山、劉國銘、俞斌、張勇四人,當年都是從這里起步,開始了廚藝之路。
馬坤山:沈宏非喜歡的“好食堂”
馬坤山,1987屆畢業生,“好食堂”餐廳主理人,從廚32年,大家都親熱地叫他“老馬”。技校畢業后老馬一腳踏進了廚房,踏實肯干,悟性又好,19歲就成了杭州延安飯店最年輕的廚師長。
杭州有名的“鑫隆雞爪王”,馬坤山就是創始人。據說,他獨門秘制的雞爪一天可以賣出七八千個。在開餐廳之前,他還在錢塘江的游輪上做過會所菜,那可是人均500元的生意。
做了二十幾年廚師以后,他發現無論是食材還是燒法,還是自己家做的菜最好吃。于是,就有了現在名氣日盛的餐廳“好食堂”。
“好食堂”做的都是老杭州最親切的實惠家常菜,沒有復雜工藝,用最基本的家常調料,也不講究擺盤,外型雖普通,可食材卻很講究,都有地道的產地,河蝦、螺螄,油豆腐,筍干,香芋都各有來頭……
短短幾年,“好食堂”漸漸有了名氣,不但沈宏非、地主陸等美食大咖是這里的常客,很多外地游客也會趕來打卡,時髦的小紅書APP上,經常有妹子曬出“好食堂”的家常菜。
劉國銘:給叫化雞“穿上”金屬衣
劉國銘,1990屆畢業生,現任杭州酒家總經理。中國烹飪大師,全國勞動模范,從廚29年,幾乎拿了廚師該獲得的所有榮譽。
位于西湖邊的杭州酒家每天都會出現食客排長隊買包子的盛況。這只包子正是十幾年前杭州延安路南方大酒店南方大包的改進版,也是劉國銘的作品。
叫化雞是一道經典杭幫菜,很多廚師為了保留湯汁,先用高溫玻璃紙包裹雞肉,再用荷葉和酒壇泥封烤。可劉國銘認為這種做法不能使荷葉的清香和雞的鮮香融合,于是他研制了一種專做叫化雞的蛋形金屬容器。這種顛覆性的做法,既能讓湯汁一滴不漏,金屬良好的導熱性又能讓雞受熱均勻,肉質鮮嫩。
在《舌尖上的中國3》中,荷花酥代表杭州華麗出鏡。這道高顏值的酥類點心就是劉國銘通過改良杭州傳統點心——海棠酥而來。
劉國銘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熟悉也擅長駕馭老杭州的味道。他鉆研學習全國各大菜系精華的特色,并巧妙地將這些特色融入杭幫菜中,還革新了很多工具,只為把傳統杭幫菜改進得更加精致又味美。
俞斌:一道腐乳鵝肝彰顯國際范
俞斌,1990屆畢業生,現任紫萱度假村總經理,與劉國銘同班。俞斌是廚師圈里公認的新銳廚師,也算是餐飲界的標桿人物,各種美食論壇、餐界交流分享談論創新話題,總少不了他。
俞斌曾在樓外樓干過十年。2003年,他被外省某餐廳高薪請去,他的創意杭幫菜讓這家餐廳生意火爆,讓他的月薪高達2萬。
2006年,杭州紫萱度假村邀請俞斌擔任總廚,薪水比原先低,他卻一口答應,因為紫萱答應他可以天馬行空的發揮自己的想法,最終開創了屬于他的“江南創意菜”。同行和顧客這樣評價他的菜:傳承而不守舊,創新又有國際范兒。
西餐、日料、東南亞的料理技術、調料、食材,都會被他大膽運用,紫萱旗下的三嚥閣,有一道招牌菜腐乳鵝肝,就是把鵝肝打細以后,在零下200攝氏度的液氮中冷凍,再淋上紅菜頭和紅酒調成的汁,讓西式鵝肝有了腐乳的外形,既有細膩幼滑的口感,又不失江南菜的靈氣。
張勇:把炸豆腐端上國宴
張勇,1991屆畢業生,杭州大華飯店行政總廚。張勇從小就對做菜充滿興趣,想成為一名烹飪高手。
近三十年的廚師生涯讓張勇成了知名烹飪大師,屢屢斬獲各種殊榮:中式烹調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浙江烹飪大師,浙菜專家名人院頂級大師……也時常擔任各種烹飪比賽的評委。
作為新生代浙菜廚師代表,張勇賦予了浙派美食更多的文化內涵,他把西洋畫中色彩的疊加、層次感、國畫中的丹青、詩詞、印章、留白靈活地運用到菜肴的造型中來,賦予了杭幫菜更多的大氣和文化韻味,讓杭幫菜也能登上國宴。
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杭州大華飯店負責接待某國元首。他獨創的炸豆腐,拍上獨創的粉末狀調料,口感鮮美、微帶咸辣,擺放在宣紙上,旁邊立一枚“尋味江南”的古典印章,古樸大氣,堪稱色香味俱全,深得客人的贊賞。
即使是臭豆腐這種大俗的食材,張勇也會用自己的技巧將它重新演繹,他會給臭豆腐澆一個自己獨創的牛肉洋蔥澆頭,吃起來有濃烈的香味,讓臭豆腐也能登上大雅之堂。
采訪手記:
馬坤山、劉國銘、俞斌、張勇四位大廚起點一致,當年用同樣的教材,練一樣的基本功,用同一種京鍋翻砂子練翻鍋,刀功里的推拉刀技術,也是從肉絲,肉片,肉丁循序漸進的練習,脆性食材的跳刀刀法也是從切榨菜開始的。畢業后,四個人都是從燒傳統的杭幫菜起步。因為他們性格、稟賦不一,所以后來努力的方向也自然不同,經過近30年的摸爬滾打,最終成為了杭州四位各具風格的“明星廚師”。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烹飪系教授金曉陽告訴記者,除了勞動局技校,杭州其他學校也出過很多廚界人才,比如:弄堂里的當家人汪俊杰畢業于杭州五四職高,新白鹿的周文源畢業于杭州莫干山路中學。金教授學校的烹飪系也培養了大批優秀廚師,比如近年來暫露頭角的西湖國賓館宴會廚師長施乾方,三嚥閣法餐廳90后主廚俞寧等。
這四位名廚,代表了目前杭幫菜發展的四種變化,而杭幫菜能夠百花齊放,聲譽日隆的原因,靠的就是杭州餐飲人的堅守和初心。記者 黃葆青
1、杭州有哪些正規的職業培訓學校

1、杭州市中策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霞灣巷65號,是經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批準,由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開辦的培訓機構,成立于1999年1月,是一所集培訓,考證,推薦就業為一體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培訓項目有維修電工,制冷設備維修工,無線電裝接工,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西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面點師,調酒師,前廳服務員等;
2、杭州虹達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位于杭州市朝暉路221號中山花園春曉苑13樓,是經西湖區勞動和社會局審核批準的職業培訓機構。開設的主要課程為維修電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