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 智能城市,中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數字化時代,智能化、智慧化轉型是產業升級方向。11月9日,據住建部官網消息,北京等24個城市被列為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以科技創新推動建筑業轉型發展。有專家表示,作為粗放式勞動密集型產業,建筑行業迫切需要智能化轉型,應當加快建筑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從完善政策體系、培育智能建造產業、培育專業人才等方面解決好建筑業升級的難題。
三年試點 四個任務
住建部消息稱,經城市自愿申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審核推薦和專家評審,住建部決定將北京市等24個城市列為智能建造試點城市,試點自公布之日開始,為期三年。
根據要求,試點城市要嚴格落實試點實施方案,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推進各項試點任務,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效。要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形成可感知、可量化、可評價的試點成果。
據了解,此次試點目標包括三方面:一是推動試點城市建立跨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建造政策體系、發展路徑和監管模式。二是加快建筑業與先進制造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對工程項目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等全過程數字化管控,促進建筑業提質增效。三是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集群,催生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地方經濟發展新引擎。
住建部建筑市場監管司負責人介紹,本次試點既安排了完善政策體系、培育智能建造產業、建設試點示范工程和創新管理機制四項必選任務,也提供了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廠、推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完善標準體系和培育專業人才四項任務供地方結合實際自主選擇,同時試點城市還可根據試點目標提出新的任務方向。
在培育智能建造產業方面,未來,試點城市將建設智能建造產業基地,完善產業鏈,培育一批具有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以及建筑施工、勘察設計、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等配套企業,發展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慧運維、建筑機器人、建筑產業互聯網等新產業,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集群。
數字化轉型是必修課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建筑業總產值20.6萬億元,同比增長7.8%。2021年,建筑業總產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11%。建筑業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但長期以來,我國建筑業主要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大規模投資拉動發展,建筑業工業化、信息化水平較低,能源資源消耗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在部分城市開展智能建造試點,也是為了全面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建筑業仍然是粗放式勞動密集型產業,是非常傳統的行業,還面臨生產方式粗放、勞動效率不高等問題。”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因此,建筑業迫切需要通過發展智能建造,集成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式高質量發展新路。
“打造智能建造試點,推動多地域、多領域、不同規模、不同細分賽道的建筑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能夠摸索出不同的路徑和經驗。”王鵬說。
王鵬還表示,參與試點的城市,建筑行業會經歷數字化轉型的快速增長期,相關項目能得到政策、資金以及應用場景的支撐。同時,隨著這些城市的建筑行業數字化水平提升,未來城市整體的智慧化程度、智能治理程度、智慧社區的建設都會得到促進,有利于整個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
“新基建”下的轉型考題
眼下,我國經濟正在向著以“新基建”為戰略基礎、以數據為生產要素、以產業互聯網為賦能載體的新時期邁進。抓住產業數字化賦予的機遇,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成為城市轉型、傳統產業升級的核心舉措。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數字化領域專家袁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基建將加快中國建筑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智能制造將數字技術與建筑產業進行有效融合,將成為驅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新生產力和新動能。數字建筑必將驅動建筑產業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升級,建立全新的生產關系,為產業鏈上下游各方賦能的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也是實現建筑產業多方共贏、協同發展的生態系統。
智能化、智慧化發展是所有行業在數字時代進一步發展的方向。袁帥表示,目前是建筑數字化的起步階段,如何盡快運用建筑數字化促進企業轉型和設計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是擺在面前的重大課題,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調查,并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現狀優化路徑。
王鵬也認為,建筑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目前還存在難點,需要龍頭企業牽引,突破核心技術,推動行業轉型升級,還需要有相關的資源和建筑智能化的應用場景。
“最后是人才問題,建筑行業本身是相對傳統的行業,需要加強智能建造行業人才的培養,以高校為例,培養出的工程師、建筑師或技術工人也要擁有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王鵬說。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袁澤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