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廣告發布指引內容,線上培訓推送廣告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為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廣告行為,引導校外培訓機構以及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合法合規開展校外培訓廣告宣傳,預防和減少虛假違法廣告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重慶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管理暫行辦法》(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281號)等法律法規規定,現就校外培訓機構從事廣告宣傳提出如下指引:
一、在本市從事學科類文化培訓、興趣類培訓(包括藝術培訓、體育培訓、科技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發布廣告適用本指引。
二、發布校外培訓廣告應當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
1. 發布學科類校外培訓廣告,必須持有教育部門辦學許可并取得《營業執照》或經過民政部門登記。
2.發布興趣類校外培訓廣告,必須持有《營業執照》并有明確的經營范圍。
3.未取得辦學許可或不具有相應經營范圍不得發布與校外培訓相關的廣告。
三、廣告中使用的校外培訓機構名稱應當使用全稱或者經審批機關批準的法人簡稱。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使用學校名稱,應當同時加上“培訓”字樣。
四、廣告中涉及的課程設置或培訓內容,不得超出辦學許可范圍和經營范圍。
五、從事學科類文化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發布廣告應當報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并與備案內容保持一致。
六、廣告中不得含有下列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
1. 虛構培訓機構辦學許可事項、合作方式及對象、培訓課時、曾獲榮譽、贈品發放數量等;
2. 虛構教師資質、學歷、教齡、教培經驗、授課時長、工作履歷、曾獲榮譽等;
3. 虛構培訓效果,宣傳偽造或無法驗證的培訓效果等;
4.虛構學生、家長以感謝信、錦旗、賀信等方式反映培訓效果的評價;
5. 其他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
七、廣告中不得含有下列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對培訓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的內容或用語:
1. 保過、通過、提升、短期突破高分、速成、XX天逆襲、提分、輕松本科夢等類似的表述或用語;
2. 宣傳的內設班級名稱中使用具有承諾性質的詞語(如:提升班、保過班、押題班等);
3. 其他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對培訓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的內容或用語。
八、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有相關考試機構或者其工作人員、考試命題人員參與培訓授課,如擬任或曾任的命題組老師、閱卷組成員等。
九、不得含有下列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的內容:
1. 各級教科院、從事教育研究的學術刊物、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的名義或形象;
2. 從事教育研究的專家以及在職在編的教師名義或形象(包括影視作品中的教師形象);
3. 學生、家長直接向消費者推薦或學生培訓前后成績對比或直接展示學生成績證明培訓效果;
4. 挑選好的學生或家長評價進行刻意展示;
5. 以賀信、喜報、感謝信、光榮榜、優生榜、上線榜、錄取榜、提分榜、成績排行榜等進行廣告宣傳。
十、廣告中涉及培訓費用的,不得含有超過3個月或者60課時費用的內容。
十一、廣告中涉及培訓價格促銷的,應當標明折價、減價的基準和對應的課程及數量、活動期限,有附加條件的,應當同時標明參與促銷的條件。
十二、廣告中涉及積分、禮券、兌換券、代金券等折抵培訓費用的,應當標明折價計算的具體辦法和使用條件。
十三、廣告中表明附帶贈送的課程、圖書、禮包等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示贈送商品或者服務的品種、規格、數量、期限和方式。
十四、不得在廣告中通過曲解、誤讀國家有關義務教育政策,故意渲染緊張氛圍,引起家長或學生的焦慮情緒,誘導參與校外培訓。
十五、不得以“最新通知”、“好消息”、“新政”、“限時秒殺”、“抄底價”等方式欺騙家長或學生誘導點擊廣告內容。
十六、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校外培訓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生和幼兒的教材、教輔材料、練習冊、成績單、文具、教具、校服、校車等發布或者變相發布校外培訓廣告。
十七、不得在廣告中含有勸誘學生要求家長購買課程的用語或內容。
十八、不得在廣告中含有分期付款實際誘導進行金融借貸的內容。
十九、不得在廣告中含有“小升初”“初升高”及其他超前超綱培訓內容。
二十、不得含有《廣告法》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的情形。
1、做線下教育機構的,如何才能在這次疫情中繼續做好招生宣傳呢?
1、一切決策都需要以財務數據為支撐
即刻結算已經完成的之前的課程收入,此部分為最重要的現金流。預估可能產生退費的額度,計算1-5月期間的基本運營費用(教師薪資、房屋租金、水電雜費等),并以此為參考準備預備金。
2、放棄春季招生,做好教學服務
哪怕在疫情并不嚴重的地區,也不要妄想著春季招生,這樣不僅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同時也是對于社會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所以,現階段最需要做的就是服務好現有學員,可通過提供學習資源、設計學習規劃、提供錄播、直播課程等服務,畢竟生活還要繼續,學習也不能因為疫情而放棄。所以,學校需要老師以班級為單位,充分的調動與安排,讓學生在家中也能感受到學習的氛圍。反之,如果培訓機構應對遲緩和無力,老師也沒有相應的溝通和服務,要么說明學校的運營水平很低,要么就是學校內部震蕩無力應對,家長則需要盡快考慮退費和轉校了。
3、休養生息,蓄勢待發
面對沖擊,影響的不僅是學生群體,教師也會出現一定的異動。培訓行業的薪酬基本都與課時相關,不要看培訓學校的老師平日里的薪酬都不錯,可一旦停課,底薪都是少的可憐。所以,機構對于已經完成的課時工資,足額發放,此刻拖欠教師工資,基本距離倒閉不遠。如果疫情繼續,無法開課,有實力的機構可以適當做一些補助,彰顯實力。沒條件的就需要跟老師們說清楚現狀,行業整體受到沖擊,需要共度難關。對于線下機構來說,留得老師在,才能不怕沒柴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