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消防員第一次參與山岳救援發現被困者是外公結果令人揪心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來源:瀟湘晨報
來源 | 湖南消防、張家界消防

現在,消防員陳自治還會時不時夢到半個多月前的那個夜晚。那一夜,是他第一次參與山岳救援,也是在那一次,他失去了最愛他的外公。
8月31日,湖南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一位老人上山后失聯。當天晚上7點多,水繞四門消防救援站接到了出警任務。6名消防員出動,加上管委會和老人家人,所有的人跟著定位,行走在十里畫廊的崇山峻嶺之間,一邊搜救一邊呼喊著。
1個多小時過去了,仍然沒有一絲關于老人的音訊。
老人失聯的消息也在武陵源區消防救援大隊傳開了。消防員陳自治格外留意。因為幾個小時前,他剛從家人那里得知,“外公不見了”。
百米走了一個多小時
上山搜人急需更多人手,晚上8點50分,陳自治所在的武陵源區消防救援大隊前往增援。
兩支隊伍分路根據定位,兵分兩路進行著搜救。山路陡峭狹窄,植被茂密,沒有行人的蹤跡,他們一路爬著前進,第一個100米,就花了一個多小時。
天色很暗,這對搜山十分不利。
水繞四門消防救援站的搜救人員首先繞到了定位點,大家滿懷希望。但直到凌晨1點,仍然沒有消息,老人身邊帶著的老人機一直無人接聽,也沒有看到任何有關老人的物件。
另一邊,武陵源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搜救人員處境更加艱難。在離定位點還剩200米的位置,路斷了,沒有任何可以下腳的地方。

大家意識到,從一開始,搜人的定位可能就是錯的。眼下,只能聯系老人的家人。
家屬根據老人以往的上山點重新確定了方向,大家開始了新一輪的搜救。
第一次山岳救援行動
救援前,消防員已經跑了五公里,上山的時候,雙腿有些發軟。眾人背著各種補給和裝備,靠著意志力行走在崇山峻嶺之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了些不好的預感。
8個小時,9個小時......
凌晨3點30分,老人被發現,已沒有了呼吸。家屬哭成了一片,陳自治的眼眶紅了,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這一幕,沒想到真的是外公。

山里的晚上溫度很低,救援服被汗水打濕了,冷冰冰的,體內的鹽巴也浸了出來,黏在身上。遇難者是隊友的家人,隊友們心里都不好受。
“謝謝你們。”陳自治跟隊友說了一聲。
想起外公,陳自治忍不住哽咽。老人家今年75歲,養蜂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在家人眼中,老人的身體一直都很康健。
“每一次上山下山,都是他自己一個人。這一片山,到處都是外公留下的足跡。”陳自治說,然而這一次,外公卻再也沒能自己走下山回家。
不想有人再失去親人
陳自治和外公感情深厚,只要有空,他都會回家去陪外公外婆,即使隊里再忙碌,每周給外公這一通電話,從來不會失約。
“外公很疼我,每一次釀好蜂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送給我。”陳自治說,自己從來沒想過,和外公的最后一次見面,是以這樣的方式。
外公的離世也讓他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新的認識。
2019年6月,他懷著對消防救援隊伍的憧憬加入了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同年12月又考入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一次次地和隊友沖鋒在前,維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這一次,他是救援者,也是失去親人的那個悲痛者,他也更加明白了“救人于水火、逆行于危難”這份責任的重量。
“不讓百姓有危險,不讓他們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這些都是我的使命,因為我不想讓其他人也承受這份悲痛。”他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