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模具設計論文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畢業論文范文5000模板
1、本設計是對給定的產品圖進行沖壓模具設計。沖壓工序的選擇是經查閱相關資料和對產品形狀仔細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沖壓模具的選擇是在綜合考慮了經濟性、零件的沖壓工藝性以及復雜程度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進行的;產品毛坯展開尺寸的計算是在方便計算但不影響模具成型的前提下簡化為所熟悉的模型進行的。文中還對沖壓模具成型零件和其他相關零件的選擇原則及選擇方法進行了說明。沖壓件的設計要從沖壓生產工藝上對所要設計的鐵芯片進行沖壓工藝的分析與計算,在分析計算的基礎上并參看相關的沖壓設計資料確定沖壓工藝方案,再在此基礎上確定各工序的復合關系后,再進入沖模各具體結構的設計。在此基礎上對各副沖壓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尺寸進行設計與計算,期間要參考大量與沖壓相關的資料和翻閱各種“沖壓手冊”,并通過計算以確定各副模具具體的結構及尺寸,通過不斷的計算與修改,并在指導老師的悉心關懷和耐心指導下進行不間斷的反復修改,最終確定畫出了一副裝配圖和3副零件圖和一張立體圖。通過這次畢業設計使我了解和掌握了許多實際的東西,結合我在生產實習中所看所想的一些東西,有了自己的一些收獲。在此特別感謝學院,學校各位老師給我的這次機會和悉心指導。
2、The design of a given product plans for stamping die design. Stamping process is the choice of the availabl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hape of the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stamping die option
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書
1、拉延工序一般是汽車覆蓋件成形的第一步,它直接影響覆蓋件的表面質量。模具開發的技術工作包括工藝設計和模具設計,拉延工藝設計是工藝設計中最重要的一步。拉延工藝設計主要考慮成形可靠性,包括拉延方向、壓料面的設計、工藝面補充、拉延筋設計等,由于工序是相互關聯的,拉延工藝設計也要考慮到后工序如何修邊、翻邊等,修邊角度是否滿足條件,廢料滑出是否順暢;翻邊質量能否得到保證,是否需要設置翻邊頂料器,零件定位、送料、出料、頂出是否合理,等等。
2、1拉延工藝面設計左右件通常是要合并沖壓生產,成形后分離。但就側圍加強板單件來說,外周修邊線極不規則,修邊處修邊角度差異太大,如強行合并生產反而會浪費材料,因此本件在做工藝補充時不采用合并生產的方案,而是單獨做出工藝數模。但可以把左右件相同的工序放在一副模具上,即采用一模兩腔的結構。接著進行拉延工藝面設計,原則上要保證材料充分變形、均勻流動。在AutoForm軟件中定制沖壓方向,要按照以下原則:(1)沖壓的工作內容不能有負角且定位可靠,(2)拉延各處拉延深度應盡量小,(3)各處進料速度盡量均勻。經過沖壓方向的優化,得到了圖2a所示的拉延沖壓方向,零件按主視圖放置,圖2b為相應的零件俯視圖。接著進行壓料面的設計。壓料面的形狀宜光滑平整,與零件有一定的相似度,各部分的進料阻力應相差不大,保證零件可靠定位、成形。圖3a為左右件拉延工藝面主視圖,圖3b為拉延工藝面俯視圖,壓料面的形狀保證各處拉延深度差異不大,有利于毛料向凹模腔內流動.進行工藝補充設計,將側圍加強板上的.窗口、孔洞填平,開口部分連接成封閉形狀,圖2a中E處無法直接垂直修邊,需將該處在拉延工序做成近似平坦曲面,在修邊工序后再向上翻邊,圖3a中E處為該處拉延工藝面造型。最后將壓料面與零件上工藝補充部分連接,作出有一定拔模角的墻面,并以圓角過渡,在壓料面上做出拉延筋、到底標記,根據AutoForm軟件反復優化,結果得到毛料尺寸為矩形690mm×560mm.拉延筋起到防止零件起皺、調節進料阻力的作用,在分模線外側全周設置拉延筋,拉延筋與進料方向垂直,其形狀為通用的圓筋,如圖3所示。為了節省材料、保證產品質量,應用CAE軟件對工藝補充、壓料面、壓料力等進行調整、優化。2沖壓工序安排本零件拉延用的毛料為矩形,可以在剪床上得到,未用到模具,拉延為本零件的第一道工序。拉延之后的修邊需要分兩工序完成,原因是各處修邊角度太大,需要調整沖壓角度下分兩次進行修邊才能保證修邊角度不大于20度,否則會產生嚴重的修邊毛刺,造成模具部件強度薄弱。在修邊沖孔后還有翻邊、翻孔工作。另外,零件有4處孔在斜面上,需要采取側沖孔,用到斜楔結構,需要較大的布置空間。綜上所述,本零件外形復雜,共用到5道工序:第一工序(OP10)拉延,第二工序(OP20)修邊沖孔,第三工序(OP30)修邊、側沖孔,第四工序(OP40)翻邊、翻孔,第五工序(OP50)沖孔、側沖孔。
3、傳統的二維技術不能滿足企業對模具開發的周期、質量要求,三維模具設計能直觀反映設計的真實狀態,使加工者準確地理 解設計者的真正設計意圖,方便員工識圖及加工。三維實體設計通過運動模擬和干涉檢查等分析手段,提前發現問題,指導生產,使模具設計更快捷、方便、合理、科學 .本零件各工序模具結構設計采用UG軟件進行三維建模,以下依次介紹這五工序的模具結構。圖4為OP10拉延模下模三維模具結構,采用單動拉延結構。上模即凹模固定在壓力機滑塊,下模主要包括凸模和壓力圈。壓力圈由頂桿頂起,并和頂桿墊塊支撐,凸模固定在下工作臺上。壓力機滑塊下行,凹模將拉延毛坯壓緊在壓邊圈上,以定位器進行外周定位,壓邊圈上的平衡塊與凹模支撐,直到下死點,將拉延毛坯拉成凸模的形狀,頂桿施加的壓緊力在拉延過程中保持不變。工作完畢,壓邊圈上行,壓邊圈上的彈頂銷將拉延件頂出。工作時壓邊圈與凸模以導板來導向,在壓邊圈的外周設置安全防護板。圖5為OP20修邊沖孔模下模三維模具結構,由于不是全周修邊,會產生較大的側向力,在上下模之間設置了反側導板進行無間隙導向,抵消側向力。本模具左右各設有一處廢料刀,凹模鑲塊采用分塊式,凸模采用整體式,材料均為ICD5(空冷鋼),刃口部分火焰處理HRC56――60.上下模以導板+導柱形式進行導向。以拉延件外形進行定位,工作時壓料板上以紅色中型彈簧壓緊料,修邊沖孔完成氣缸頂起修邊件,修邊廢料從滑道滑出工作臺,沖孔廢料落入廢料盒收集起來。圖6為OP30修邊、側沖孔模下模三維模具結構,與前一工序相似,不是封閉修邊,且各有一處側沖孔,故在上下模之間設置了反側導板進行導向。本模具左右各設有一處廢料刀,凹模鑲塊采用分塊式,凸模采用整體式,材料也為ICD5(空冷鋼)。上下模以導板+導柱形式進行導向。以修邊件外形、定位器共同進行定位,工作時壓料板上以彈簧壓緊料,先壓料,再修邊、側沖孔。廢料排出形式同前一工序。圖7為OP40翻邊、翻孔模下模三維模具結構,由于是向上翻邊、翻邊,下模設置凹模和壓料板,上模設有凸模。翻邊凸模、凹模材料均為為MoCr鑄鐵,需對整形圓角進行火焰處理。壓料板材料為HT300,裝在下模座上,下模座上安裝紅色矩形彈簧頂起壓料板,壓料板以導板與下模座導向,以等高套筒限位。成形時工序件放于壓料板上,凸模下行,先壓料再翻邊、翻孔,到底時下模座上限位塊與壓料板接觸鐓底;工作完畢,壓料板把零件頂起來。圖8為最后一道工序即OP50沖孔、側沖孔模下模三維模具結構,側沖孔機構采用標準外購斜楔,由于側沖孔時有一定側向力,上下模以導板+導柱形式進行導向。沖孔凸模采用標準外購凸模,沖孔凹模盡量采用鑲套結構,方便維修和更換,也以標準件形式外購。沖孔廢
4、本文對側圍加強板進行了沖壓工藝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工藝方案。按照產品特點進行工藝補充,設計出了拉延工藝面;明確了五個工序的工作內容,構建了三維模具結構圖,為相關模具設計與制造提供了科學的分析。以傳統的設計經驗為基礎,結合了計算機 輔助設計軟件UG,設計了側圍加強板的拉延模、修邊沖孔模等五副模具。經過模具調試和批量生產證明,模具結構合理,不僅符合沖壓生產需求,保證了精度要求,產品質量穩定可靠,而且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讀書報告
1、目錄前言?11概論?21引言?21沖壓模相關介紹?22沖模在現代工業生產中的地位?23我國沖壓模具市場情況?34 沖壓模具水平狀況?45我國沖模今后發展趨勢?61工件工藝性分析?61沖裁工藝性?62翻邊工藝性?73判斷能否一次性翻邊成形?72 工藝方案確定?8油封內夾圈工藝方案?9油封外夾圈工藝方案?93排樣及計算材料利用率?101計算預沖孔大小?101內夾圈預沖孔計算?102外夾圈預沖孔計算?112確定排樣方式?113計算材料利用率?121油封內夾圈材料利用率計算?122油封外夾圈材料利用率計算?144沖裁力及壓力中心計算?151油封內夾圈計算?151落料力計算?152翻邊力計算?163切邊力計算?164推件力計算?165總壓力計算?162油封外夾圈計算?161拉深力的計算?162壓邊力的計算?163拉深總工藝力計算?174翻邊力計算?175卸料力的計算?176沖裁力計算?177落料力計算?178總沖壓力的計算?173壓力中心的計算?185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計算?181油封內夾圈尺寸計算?181落料刃口尺寸計算?182沖孔切邊刃口尺寸計算?193翻邊工作刃口尺寸計算?192油封內夾圈尺寸計算?201落料刃口尺寸計算?202沖孔切邊刃口尺寸計算?213翻邊工作刃口尺寸計算?216凸模、凹模及凸凹模的結構設計及校核?221油封內夾圈模具外形尺寸?221落料凹模結構設計?222確定落料、翻邊凸凹模外形尺寸?243沖孔翻邊凸模外形設計252油封內夾圈模具外形尺寸?251沖孔凸模外形尺寸?252落料凹模形狀設計?263拉深翻邊凸凹模外形設計?267主要零部件設計?271模柄的設計?271油封內夾圈模柄的設計?272油封外夾圈模柄的設計?282固定板和墊板的設計?281凸凹模固定板的設計?282墊板的設計?293定位零件的設計?301固定擋料銷的設計?302圓柱銷的設計?304出件機構的設計?311推出件機構的設計?312下出件機構的設計?338模架的選擇?351模架的選擇?362模具的閉合高度計算?371模具閉合高度計算的意義?372計算模具的閉合高度?379選擇沖壓設備?3710模具總裝圖及裝配工藝性? 39 1模具總配圖 39 2裝配工藝性 41 1工作零件的固定裝配?412其他零件的裝配?42參考文獻?43總結?44致謝?45
Java課程設計報告
1、本設計的零件是墊片,先分析零件的沖壓工藝械設計畢業設;確定了模具的總體結構;結合零件的沖壓工藝畢業設及模具的總體結構設計排樣圖;根據排樣圖,計算.expothai.利用率、沖載力、壓力、選用設備及刃口的尺寸。根據計算結果用CAD對模具進行具體結構設計,畫出裝配圖和零件圖,最后選擇合適的模件材料并對模具進行組裝。從而完成整個模具的課程設計械設計課程設計過程。
2、沖壓是一種借助沖壓機床動力,通過改變材料物理狀態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方法。而模具是用來進行沖壓所必需的工具。本文以模具設計為核心展開,描述墊片零件的冷沖壓模的設計計過程,重點研究制件工藝與模具結構設計等內容。
3、First analysi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part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mold; bination of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ayout graph; layout plan based on calculat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red edge is contained, pressure, choice of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size of .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re-use PRO / E, the design of the mold, and then converted into two-dimensional three-dimensional map of assembly drawings and parts marked maps and pile card processing parts.
4、Stamping is a kind of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used the punch press motive power and through changing material’s physical condition to make article appearance.And mould is a necessary tool to proceed stamping.This article takes mould design as core to launch,describ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cover cap forming cold stamping progressive mould,focus on workpiece forming technology and mould structur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