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景觀設計案例分析「王祎寧高校景觀案例賞析」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王祎寧.高校景觀案例賞析[EB/OL].
https://mp.weixin.qq.com/s/C2ahxhyfqjgXABsE0Z1f0w.2019-11-26.
高校景觀不同于普通景觀,它往往蘊含著深層次的人文關懷。從人文主義視角看待高校景觀,可以發現其蘊含的文化功用。
一、華東師大的畢業花海:走向社會的浪漫祝福
2019年夏天的畢業季,華東師范大學跟往年一樣,為畢業生準備的一份特殊禮物——閔行校區圖書館附近的文脈廊、河濱路邊,1200平方米8800棵的“繡球無盡夏”已爭相盛開,吸引不少師生在此拍照留念、欣賞漂亮的花朵。華東師范大學連續六年用花海送別畢業生,畢業生將帶著這份浪漫的祝福和鮮花的簇擁走向社會。學校通過校園景觀這樣一種形式送給了畢業生一份浪漫的禮物。花田屬于校園景觀,是校園物質文化的一種,是具有文化意義的校園物質環境。
二、北大未名湖的校園精神:傳承大學文脈
大學文脈是基于大學文化的深層次理念,大學文脈具有體現文化與精神傳統的歷史價值和學府氣質,是塑造學校人文氣息的基礎和大學發展的基石。作為北京大學校園內最大的人工湖,未名湖一直是淡泊名利,寬容無爭的代名詞。空曠的未名湖,配上錢穆先生命之的“未名”二字,見證了百年以來北大歷經的風雨和滄桑,向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傳遞著北大精神。
三、華東師大的自然落葉:愛在華師大
每個學校都有很多獨特的校園景觀,除去為畢業生種花這個浪漫舉動之外,華東師范大學中北校區華夏路、共青路;閔行校區南門銀杏林、杏林東路、杏林西路也會“不掃落葉”。堆積一地的梧桐落葉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景觀,為秋天增色不少。高校的校園景觀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對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為師生創造和諧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校在踐行“愛在華師大”的同時,學生也感受到了這樣一種校園精神。
四、南師大的園林建筑:古典東方美
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被稱為 “東方最美校園”,校園里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曲徑通幽的小路,以及郁郁蔥蔥的樹木,隨園優美獨特的校園景觀,也為學生津津樂道。優美的校園景觀可以給學生以一種美的熏陶和享受,同時也是精神方面的寄托。高校通過對植物、建筑等元素進行合理的布局和規劃,最終實現將物質糅雜成情感,增加學生對于本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所以,南師人在介紹自己學校的時候,總會驕傲地提到校園的古典美,這也反映了校園景觀可以增強學生對于本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進而發揮校園環境育人的功效。
五、廈大武大等校園景點:文化造福社會
隨著第三產業發展日益興旺,人們在旅游的時候越來越多地把參觀當地高校作為一種游玩選擇。在不對校園環境造成損害,保護與發展之間達到平衡的前提下,高校旅游環境容量越大,校園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觀光者, 越容易為當地政府增加旅游業收入。比如廈門大學思明校區的大南校門、芙蓉湖、情人谷等校園景觀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打卡景點,類似的著名高校景點還有清華大學的清華園主校門、武漢大學三月份的櫻花節,這些高校景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游客,已然成為了一張經典的城市名片。
六、高校景觀賞析:功夫在詩外
高校景觀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物質本身而存在,它背后蘊含了精深的文化和厚重的底蘊,并且對學校、學生和社會來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對于學校來講,高校加強人文景觀建設,做好校園景觀的綠化、美化、人性化,能夠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其次,對于學生來講,優美的高校景觀可以增加他們對于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激勵他們一心向學。最后,對于社會來講,高校景觀也是一種社會財富,是一張漂亮的“城市名片”。因此,我們在看待一處校園景觀的時候,不應僅僅是看到這個景觀本身的美,走馬觀花所得的浮光掠影也許不是校園景觀建設的初衷,它背后隱藏的人文主義色彩也十分耐人尋味。